金昌市档案馆:守护破产企业档案,温暖下岗职工心
近日,金昌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为西北商厦公司(已破产)职工朱某提供了工资发放记录、缴纳保险花名册、保险个人账户复核表等原始材料,顺利帮助朱某找回了工龄,享受了应有的待遇。这仅仅是市档案馆坚持整合档案资源、加强数字化建设、高效为民查档的一个缩影。
整合资源,夯实基础。为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,有效降低档案管理成本,提高档案综合服务能力,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整体效益,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,根据《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办法》,市档案馆对全市破产企业档案进行调查摸底,将市工信局、粮食局、供销社、开发区所属的破产企业档案列入资源整合接收计划,凡是有利于企业、有利于职工的档案资料都优先接收、应收尽收,有效解决破产企业档案“无人管、无库房、流失严重”的问题,防止国有资产流失,切实维护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完整安全和职工切身利益。
规范整理,提升效能。由于企业保管条件有限,加之管理粗放,许多档案都有不同程度霉变,为此市档案馆组织专门力量,对这部分档案进行除尘消毒和档案整理前的出入库分类、登记,并依据档案类别、年度、数量、存放状态及整理出库情况意见表进行规范整理、入库上架,确保破产企业档案整理规范标准、编目排列系统、装具统一整齐,牢牢夯实了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的基础。因这批破产改制企业档案以财务档案为主,虽经过整理归档,但没有完整齐全的检索目录,无法实现精准查阅,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查档需求。为此市档案馆对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开展抢救性整理,共整理全市破产改制企业文书、会计、基建档案42424卷,并建立“一企一档”专项数据库,将全部目录录入档案管理系统,提高了档案查全率和准确率。
聚焦需求,优化服务。近年来,改制企业下岗职工人群逐步进入退休高峰期,查询企业档案人数剧增,原有的目录数据库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,且频繁出入库严重影响了档案寿命。为此,市档案馆选派专人,将企业职工工资表等利用率较高的档案优先进行全文扫描。目前已著录电子条目41229条,扫描档案26348幅,降低了频繁调阅档案对原件的损伤,极大地缩减了检索时间,为大量破产企业职工认定工龄、工种,办理社保、退休,享受政策待遇等提供了快捷服务和有力保障,使他们怀着希望而来,抱着满意而归。
服务是档案工作的落脚点。下一步,市档案馆将拓展档案工作服务范围,加强就业、社保、住房等重要民生领域档案资源的收集、管理和利用,不断为维护社会稳定、保障群众利益作出更大贡献。(刘滨)